这次阅兵,反常的,不是西方的惊慌,而是印度的沉默,很多人以为,印度媒体不报道,是因为不关心,错了!真相是,他们看了,而且看得比谁都仔细,正因为看得太仔细了,才一个字都没敢说。这次九三阅兵,全世界的目光都盯着咱们,西方媒体吵吵嚷嚷,要么说装备“太震撼”,要么暗戳戳找存在感,这些反应反倒不算新鲜。最让人觉得反常的,是咱们隔壁的印度,以往中国一搞阅兵,印度媒体那股“酸劲儿”藏都藏不住,必跳出来来一番“点评”。就拿2019年国庆阅兵来说,咱们展示了东风-41导弹,印度媒体立马跳出来,翻出自家“烈火-5”导弹的资料,说“射程差不多,性能不相上下”。后来咱们展示新型无人机,他们又说“印度也在研发类似装备,很快就能赶超”,哪怕是些细节,比如方阵整齐度、装备涂装,他们都要挑挑拣拣,总想显得“印度不比中国差”。这种“见不得中国好”的心态,其实是印度一直把中国当成“竞争对手”,总想在舆论上压咱们一头。可这次不一样,印度媒体几乎没怎么报道,连以往爱凑的热闹都不凑了。关键是咱们展示的东西,让他们没了“抬杠”的底气,以前他们还能拿“自家装备也有”来凑数。这次咱们亮出来的LY-1舰载激光武器、全员普及的数字单兵手环,还有更先进的高超音速导弹,印度要么没研发出来,要么还在测试阶段,根本没法比。就说那个激光武器,咱们都能装在军舰上实战用了,印度的同类项目还停留在实验室,连原型机都没公开过。这种实打实的差距,让印度媒体就算想“酸”,也找不到角度,总不能拿“还在研发”的东西,跟咱们“已经列装”的装备比吧?更让印度坐不住的,是咱们阅兵背后透出的“体系化实力”,以前阅兵,大家看的是单个装备有多厉害,这次能明显感觉到,咱们的武器装备不是孤立的,而是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。比如无人机能和导弹配合,单兵设备能和指挥系统联网,海陆空装备能协同作战,这种体系化能力,比单个先进装备更可怕,因为它意味着实战能力的全面提升。印度这些年虽然也买了不少先进装备,比如从俄罗斯买的战机、从美国买的导弹,但这些装备来自不同国家,兼容性差,根本没法形成体系,平时看着挺唬人,真要联动起来全是漏洞。他们看咱们的体系化展示,心里比谁都清楚,这种差距不是靠买几件装备就能补上的,所以干脆不说话,省得露怯。就说冷战后美国展示隐形战机F-22,欧洲多国一开始还说“要联合研发更先进的战机”,可后来发现研发难度远超想象。投入的钱越来越多,进度却越来越慢,到最后,欧洲媒体对美国的隐形战机报道也变少了,与其说“我们也能搞”,不如干脆少提,免得让民众觉得“欧洲比美国差太多”。当一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和对手的差距已经大到无法用舆论“弥补”时,沉默往往是最无奈的选择,既不想承认差距,又没法反驳,只能暂时避开这个话题。印度这次对中国阅兵的沉默,本质上也是如此,他们不想承认中国在军事科技上已经全面领先,可又找不到任何能“扳回一局”的论据。最后只能选择不报道、不评论,假装“不关心”。更深层的原因,是印度一直有“争当亚洲老大”的野心,可中国的发展速度和实力提升,不断打破他们的预期。以前他们觉得“再过十年能追上中国”,现在看,这个差距不仅没缩小,反而在扩大,这次阅兵就像一面镜子,让印度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位置。